English

“终于进入了专家的视野”

2000-07-27 来源:光明日报 乔羽 我有话说

我们感到欣喜。

我们的歌词艺术终于进入了学者专家的视野,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许自强先生穷数年之力,几易其稿,写出了这样一部颇具规模的专著。

写这样一本书难度很大,首先是无先例可循。歌词呼唤理论,歌词亟须理性光芒的照射,而谁要有意从事这个方面的工作,面临的却是一片空白,必须白手起家,一切从头做起。正像一个耕作者,面对着一片生荒地,当你举起镢头时不仅需要勇气,而且需要准备付出加倍的力气。

另一个难点是歌词本身形成的。

歌词是诗,又不是诗。诗供阅读、吟味,歌供演唱,人凭听觉感受它的力量。因此歌词不是纸上之物,它必须与音乐结合变成声音,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。只从字面上看起来好看还不能算数,必须让人听起来好听才能算得上成功。这应该是对歌词艺术进行美学审视的出发点。上乘的歌词当然具有上乘的文学价值,所以我们把歌词称为音乐文学,以区别于诗,区别于一般文学形式。在我们的理论遗产中诗论、文论可谓多矣,在议论歌词的时候这些丰厚的美学遗产我们必须借鉴,但歌词别有天地,我们必须在“别”字做出新的文章。新在哪里?“别”在何处?过去我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,曾经写过一篇文章,现在我想引用其中的一段,讲讲我的看法:

“音乐这种诉诸听觉的时间艺术严格地制约着它的歌词,使歌词这种文学体裁区别于任何其他文学体裁……因此它必须寓深刻于浅显,寓隐约于明朗,寓曲折于直白,寓文于野,寓雅于俗。……这是限制,也是自由。这是无可奈何,也是英雄大可用武之处。歌词家正是在这种制约中创造了自身独具的美。事物竟然这般有趣,当一个歌词作者降伏于这种制约,自觉而又完善地运用了这种制约的时候,他对世界的独特观察,他的审美意识,他对生活形象的捕捉与塑造,以及他对律动与节奏的感觉,反转过来又给音乐带来了新的创作契机,使作曲家更有兴会地展开翅膀,飞向新的天地。”

(本文系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为《歌词创作美学》一书所作的序言,略有删节,题目为编者所加。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